發(fā)布時間:2025/08/13來源:天津歐亞肛腸醫(yī)院
肛瘺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很多人一聽到“瘺”就感到害怕,甚至認為必須手術才能根治。但實際上,并非所有肛瘺都必須手術,有些情況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癥狀。那么,肛瘺到底要不要手術?哪些情況可以保守治療?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
一、什么是肛瘺?
肛瘺(Anal Fistula)是指肛門直腸周圍的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形成的異常通道,一端在肛管或直腸內(內口),另一端在肛周皮膚上(外口),中間可能有多個分支或竇道。簡單來說,就是肛門周圍形成了一個“隧道”,導致膿液、分泌物不斷流出,甚至反復感染。
肛瘺的主要癥狀:
肛門周圍反復流膿或分泌物(有時帶血或黏液)
肛門疼痛(尤其是感染時)
瘙癢(分泌物刺激皮膚)
腫塊或硬結(瘺管周圍可能摸到條索狀硬物)
發(fā)熱(嚴重感染時)
二、肛瘺必須手術嗎?
大多數肛瘺最終需要手術治療,因為它的本質是一個異常的“隧道”,藥物無法讓它自行消失。如果不處理,可能會反復感染、形成膿腫,甚至影響肛門功能。
但并非所有肛瘺都必須馬上手術,有些情況可以嘗試保守治療,尤其是:
低位單純性肛瘺(癥狀較輕,瘺管較直)
急性感染期(膿腫未完全消退)
患者暫時不適合手術(如嚴重基礎疾病、孕期等)
瘺管尚未完全形成(如肛周膿腫早期)
三、哪些情況可以保守治療?
1. 肛周膿腫早期(未形成肛瘺)
如果只是肛門周圍紅腫、疼痛,但還沒有形成明確的瘺管(即沒有外口流膿),可以先通過抗生素+切開引流控制感染,避免發(fā)展成肛瘺。
2. 急性感染期(膿腫未完全消退)
如果肛瘺剛剛形成,仍有明顯炎癥、紅腫、疼痛,醫(yī)生可能會先抗感染治療(口服或靜脈抗生素),等炎癥控制后再評估是否手術。
3. 低位單純性肛瘺(癥狀較輕)
部分低位(靠近肛門)、單一瘺管的肛瘺,如果癥狀不嚴重(如偶爾流膿、無明顯疼痛),可以嘗試保守治療,如:
坐浴(溫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幫助清潔、消炎)
局部用藥(抗生素軟膏、痔瘡膏等)
調整飲食(避免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暢)
但要注意:保守治療通常不能根治肛瘺,只能緩解癥狀,多數人最終仍需手術。
4. 特殊人群(暫時不適合手術)
孕婦:孕期激素變化可能加重肛瘺,但手術風險較高,通常建議產后再處理。
嚴重基礎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免疫低下等):手術風險大,可先保守控制感染。
兒童肛瘺:部分兒童肛瘺可能隨生長發(fā)育自愈,可先觀察。
四、什么情況下必須手術?
如果出現(xiàn)以下情況,通常建議盡早手術:
? 反復流膿、感染(保守治療無效)
? 瘺管復雜(多個外口、分支多)
? 高位肛瘺(靠近直腸,手術難度大但必須處理)
? 肛瘺影響生活質量(長期疼痛、瘙癢、異味)
? 懷疑癌變(極少數長期不愈的肛瘺可能惡變)
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
肛瘺切開術/掛線療法(適用于低位肛瘺)
肛瘺切除術(適用于簡單瘺管)
LIFT手術(括約肌間瘺管結扎術)(適用于高位肛瘺,保護肛門功能)
生物蛋白膠封堵、視頻輔助肛瘺治療(VAAFT)(微創(chuàng)但復發(fā)率較高)
五、總結:肛瘺不一定必須手術,但多數最終需要
可以保守治療的情況:急性感染期、癥狀輕微的低位肛瘺、特殊人群(孕婦、基礎疾病患者等)。
必須手術的情況:反復感染、復雜瘺管、高位肛瘺、影響生活質量等。
免責聲明:本頁面信息為第三方發(fā)布或內容轉載,僅出于信息傳遞目的,其作者觀點、內容描述及原創(chuàng)度、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本平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涉及用藥、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yī)囑!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作品內容、知識產權或其它問題,請發(fā)郵件至及時聯(lián)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