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貼于肚臍一次一貼,二到三次每天,貼前清洗臍部,擦干。同時小孩遺尿專用產品包含了二十多味名貴中藥組成,經(jīng)臍部進入體循環(huán),快速補充營養(yǎng)強化腦神經(jīng)排尿自控能力,去除睡眠覺醒功能障礙,使大腦膀胱中樞神經(jīng)使尿感信號傳遞無障礙,達到尿憋能醒。排尿自己的一定的效果也可以選擇中藥進行治療,有覆盆子,五味子,山茱萸,菟絲子,丁香,補骨脂,冰片,凡士林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遺尿貼敷哪些穴位
為你推薦
-
香麻寒喘貼貼在什么穴位上香麻寒喘貼為經(jīng)典古方傳承,入選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特別適用于治療寒喘的外寒里飲證型,有稀白痰液,胸部緊悶,呼吸困難有哮鳴音,甚至不能平臥等癥狀,配合常規(guī)治療藥物,效果更好。貼藥選穴如下:基本穴:大椎,雙側風門,雙側肺俞伴有喘:雙側定喘、雙側膏肓痰多:雙側豐隆咳嗽:天突慢性期:雙側足三里、雙側血海、雙側脾俞脾肺氣虛:雙側定喘、天突、脾俞穴位方解:(患者手掌為準,大拇指第一關節(jié)的寬度即1寸;食指中指寬度1.5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寬度為2寸;四指寬度為3寸)1.大椎為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屬督脈、手足三陽經(jīng)交會,諸陽之會,有振奮陽氣的作用;2.風門為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為足太陽與督脈的交會穴,主治傷風,咳嗽;3.肺俞為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為肺臟之氣輸于背部的穴位,稱為俞穴,主治肺系病;4.定喘為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為經(jīng)外奇穴,主治哮喘,咳嗽;5.膏肓為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配合肺俞主治久咳哮喘;6.豐隆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的外緣,主治痰多,哮喘,咳嗽,氣喘,急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7.天突位于人體喉結下面,左右胸鎖骨的中間點,主治咳嗽、咽喉腫痛、哮喘、嘔逆;8.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主治胃腸病證、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虛勞諸證;9.血海位于人體的膝關節(jié)髕骨上兩寸,在大腿內側。10.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03:38
-
治痔瘡穴位有哪些治療痔瘡的穴位包括以下幾個:第一,長強穴是最主要的穴位,位于肛門與尾骨之間,刺激長強穴有疏經(jīng)活血、通絡止疼的作用。第二,承山穴,刺激承山穴可以疏通肛門局部的氣血,達到消腫抗菌抗炎的作用和止疼的效果。第三,百會穴,刺激百會穴可以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對于脾氣虛引起的下陷,脫肛引起的痔瘡有療效。第四,二白穴,二白穴是治療痔瘡的經(jīng)驗穴,刺激二白穴對痔瘡導致的局部腫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在臨床上穴位治療是起輔助治療的作用,痔瘡的治療還是應該通過控制癥狀為主,患者應該及時去醫(yī)院就診,明確痔瘡的類型,再采取相應的方式進行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01:47
-
胃炎耳穴貼敷穴位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大多數(shù)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缺乏、餐后飽脹、反酸等。慢性胃炎除常規(guī)口服藥物外,可以配合耳穴貼壓,起到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作用,主穴選胃、脾、交感、神門,配穴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及探針選穴,肝胃不和加肝膽,脾胃虛弱加腎,皮質下,脾胃濕熱加三焦、胰,胃陰不足加內分泌,賁門,胃絡瘀阻加肝、小腸,王不留行籽貼貼于穴位上,每日按壓4到5次,以局部熱脹痛感為度?;颊咂綍r需要注意飲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纖維性食物,多喝水。語音時長 1:37”
-
穴位貼敷治哮喘穴位貼敷在我國中醫(yī)學理論中已經(jīng)應用很久了,古代醫(yī)家用穴位貼敷的方法來治療哮喘,選用的穴位大致一共有七個穴位,其中包括天突、膻中、肺腧、膏肓、定喘,選用這幾個穴位進行穴位貼敷來預防哮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一般都是在冬季的三九來進行穴位貼敷,比如可以用一些藥物,然后研磨成粉和成膏狀,然后貼于穴位中,進行冬病夏治,并且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來預防老慢支、哮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所以說穴位貼敷治哮喘,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人用來預防、治療最有效的手段。語音時長 1:24”
-
穴位貼敷治療小兒腹瀉嗎小兒腹瀉的時候可以使用穴位敷貼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將蒼術和六神曲兩種藥物用二比一的比例研磨成粉,然后與唾液調成,放在肚臍的位置,用膠布蓋上,一般一晝夜換藥一次,這種方法可以用于治療小兒腹瀉。對于小兒出現(xiàn)的腸鳴腹痛等一些癥狀是有很好療效的。
-
穴位貼敷法能治療慢性胃炎嗎病情分析:穴位貼敷可以治療慢性胃炎,即用具有健脾理氣,疏肝和胃功效的中草藥制成膏藥進行穴位貼敷,通過穴位進行透皮,使中藥的分子經(jīng)皮膚進入體內,且在局部起到調理的作用。意見建議:貼敷前要清潔相應穴位,確認包裝無破損后,打開包裝,取出穴位貼敷治療貼,將貼劑的隔離膜撕去,以鋼珠對準相應穴位敏感點貼壓,1片/穴。
-
中醫(yī)治小兒發(fā)燒貼哪些穴位中醫(yī)治療小兒發(fā)熱所取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天河水穴,天河水位于前壁掌側正中,由腕橫紋向心性的推向肘橫紋,這是一個長線形的穴位,它具有清熱解表,安神除煩,瀉心火,利小便的效果。對于天河水我們一般取清天河水,也就是我們推拿中的瀉法,要求500次到1000次。第二,六腑穴,六腑穴位于前臂尺側,由腕橫
-
中醫(yī)治小兒發(fā)燒貼哪些穴位可以貼在腋窩,腹股溝,太陽穴這些血管豐富的地方,有利于身體散熱,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還需要服用退燒藥來治療,比如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孩子發(fā)燒期間,要密切監(jiān)測孩子體溫變化,生病期間要多鼓勵寶寶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能夠加快新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