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可以通過體格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肌電圖等方法查,一旦確診疾病,應及時就醫(yī)。
1、體格檢查:
腰肌勞損好發(fā)于30~50歲的中年人群中,患病后會因腰部肌肉以及韌帶等軟組織損傷而引起明顯的疼痛感,進行體格檢查時會出現(xiàn)腰背部有壓痛感,直腿抬高試驗陰性,不伴有肢體麻木或皮膚感覺異常等現(xiàn)象。
2、X線檢查:
屬于比較常見的影像學檢查,一般可以觀察出腰肌的正常結(jié)構(gòu)、形態(tài)是否存在異常,有利于診斷腰肌勞損。
3、CT檢查:
可以使用X線對腰部組織進行掃描,然后計算機會將掃描信息轉(zhuǎn)換為圖像信息,可觀察出局部肌肉信號、密度是否存在改變,對于腰肌勞損的進一步治療也可以提供相應的依據(jù)。
4、磁共振成像:
該方法對于軟組織的分辨能力比較強,不僅對診斷腰肌勞損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了解腰肌勞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5、肌電圖:
是應用電子學儀器記錄肌肉靜止或收縮時的電活動,也可以應用電刺激檢查神經(jīng)、肌肉興奮及傳導功能,能夠判斷受檢者是否存在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患者一般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針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改善。